我校办学伊始创立了卫生学教研室,2010年成立预防医学系,2013年成立公共卫生学院。2012年获批“流行病与医学统计学”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研究方向涵盖了慢性病流行病学、病原生物生态学与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医学统计方法及其应用。2017年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研究方向涵盖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检验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本学科以重大慢性疾病和传染病研究为突破口,注重基础研究和预防医学成果转化,服务区域人群健康。一是围绕安徽省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与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室技术相结合手段,揭示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脑卒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可控性因素,并指导慢性病社区防治;二是针对皖南地区特有的自然和生态环境,开展了结核耐药的流行、发生机制及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病媒生物的生态学及检验与检疫等。三是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以及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环境应激的研究;四是立足基层、服务社区,积极开展公立医院公益性理论模型及评价体系研究、医护员工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社会医学研究;五是从分子、细胞、动物和人群等多个层面,围绕功能食品和典型污染物的风险获益及其机制开展攻关研究。挖掘保健食品、食药两用物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益生菌等功能食品,进行功能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阐明相关功能和毒性作用机制,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制定健康指导值或技术规范。
本学科现有骨干教师53人,教授13,副教授18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安徽省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学科为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省级研究生培育示范基地、校级一流学科,支撑专业预防医学为省级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卓越公共卫生医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教学团队等,并获批省级研究生专业学位案例库和省级双语示范课程。近年来,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经费400余万元,主持各类纵向科研项目80余项,经费超过9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主编《流行病学》等教材10余部,副主编《预防医学》等教材20余部,参编《医学研究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等教材4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