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硕)学位点简介
时间:2025-03-20 预审:程小龙 二审:吴鹭 终审:刘晓平 来源:研究生学院 阅读次数:

我校于1994年成立计算机教研室;1998-2001年临床医学(医学信息方向)专业招生(五年制,共4届);2003-2019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共17届);2012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2年一级学科生物学硕士点开始招收“生物医学信息与图像处理方向”硕士研究生。2017年成立医学信息学院;2017年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开始招生;2018年成立医学信息工程教研室、医学信息实验实训中心;2019年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获省级专业评估结果B+;2020年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开始招生(安徽省首个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2023年成立智能医学工程教研室,“医学信息实验实训中心”更名为“智能医学与医学信息工程实验实训中心”。2024年获批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授权类别,专业领域为人工智能(085410);2025年电子信息-人工智能(085410)专硕开始招生。

本学位点突出“AI+医学”多学科医工交叉融合研究,科研创新成效显著。现有3个省级优秀科研创新团队、7个省级及校级科研平台。近5年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达2000万以上,丰富的科研资源不仅促进学校科研水平提升,也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培养环境。医学信息学院联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组建“健康医疗大数据与智能医学”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数据空间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芜湖)等合作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集群多学科交叉研究。

学位点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智能医疗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研究方向如下:

方向一:智能医学图像与生物信息处理。围绕医学图像识别与辅助诊断、关键蛋白质与致病基因识别、生物组学数据驱动的复杂疾病诊断标志物与靶点发现、非编码RNA与重大疾病之间关联挖掘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

方向二:智能重症监护与生命支持系统。围绕急危重症患者实时监测与评估、无创可穿戴重症监护系统、困难气道评估与筛查系统、仿生气道管理导航系统、生理信号处理与识别系统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

方向三:大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围绕大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挖掘、智能计算、可视化评估、隐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型与算法,开展健康医疗业务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

 
研究生培养单位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高教园区文昌西路22号 皖南医学院研究生学院 版权所有 241002

电话:0553-3932281 学院邮箱:yjsxy@wnmc.edu.cn

返回首页

皖南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公众号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